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发展

  • “新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内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梅辉;丁浙英;黄琼;

    “新双高计划”强调高职专业群建设应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以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概念重构、组群逻辑、功能定位以及适应机制等理论内涵进行分析,深刻剖析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与产业协同发展不同步,内部管理机制有待提升以及持续竞争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了要以产业需求为引领,驱动专业群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资源整合为依托,打造专业群内部管理机制;以动态发展为导向,筑牢专业群持续竞争根基等实践策略,进而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

    2025年04期 v.24;No.12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增强高职院校适应性的实践探索

    陈文高;郑志颖;

    在全球产业变革与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适应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开展实践探索,通过坚持循产建群、引产入教,联产拓研,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研究认为,促进职业教育链和重点产业链有机衔接、驱动新型劳动者和新质生产力精准适配、深化教育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相互融通等行动路径,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适应性。

    2025年04期 v.24;No.123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新双高”能力要求的分析框架

    彭书怀;

    以“新双高”能力要求为分析框架,系统解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在战略决策、资源整合、质量保障及组织形态等维度的现实矛盾,揭示传统治理模式与产业变革加速、产教融合深化之间的结构性张力。针对战略滞后性、资源碎片化、质量形式化、组织封闭性四个主要核心矛盾,提出“战略协同—资源整合—标准升级—组织迭代”四维优化路径,构建适配“新双高”目标的现代治理范式。研究成果不仅为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04期 v.24;No.123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 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徐烁;张檀秋;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直接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聚焦“三农”问题的特色教育类型,在乡村人才振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农村职业教育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培育好乡村人才、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是农村职业教育回答时代之问的关键所在。分析农村职业教育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优化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宣传理念、调整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三个方面,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

    2025年04期 v.24;No.12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 基于OBE的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索世磊;王娜;宋慧;王海艳;

    成果导向教育(OBE)作为以学生能力产出为核心的教育范式,为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创新路径。立足民办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构建“目标确立-过程监控-反馈调节-质量提升”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创新性地融合PDCA循环理论形成“计划-实施-监测-改进”闭环管理机制,并通过引入行业企业、毕业生及第三方机构构建多元评价主体的质量评价体系。要加强OBE观念与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衔接,完善师资培养、校企资源整合等保证体系,使教学质量评估由“形式合规”转向“实效导向”。

    2025年04期 v.24;No.123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 基于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场景下的高校数据分类分级研究

    方阳;黄国峰;

    在高校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海量数据的安全治理与价值挖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针对传统人工分类效率低、误判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化数据分类分级框架。该框架通过多模态特征融合与集成学习技术,实现了高校数据的高精度敏感信息识别与动态分级。通过构建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多维度特征模型,运用“BiLSTM+XGBoost”集成算法,结合注意力机制优化特征权重分配,提升了对身份证号、学籍信息等敏感数据的识别准确率。建立了“分级-脱敏-共享”一体化的数据价值实现路径,为教育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流通提供了技术保障,为高校数据治理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实践参考。

    2025年04期 v.24;No.123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国内外乡村人才培育推广教育体制的比较研究

    田安国;

    在我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发达农业国家在农业人才教育体制及课程设置的共有特色,指出我国农业人才培育存在农业推广教育环节机制不活、资源融合不足等薄弱环节,提出建立县级推广学校,融合开发各种教学资源等建议,希望不断完善我国农业人才培育和选拔运用机制,为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2025年04期 v.24;No.12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专业与课程建设

  • 行企校协同视域下的邮轮内装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于博;

    邮轮内装技术专业是顺应国家发展邮轮产业需求而设置的新兴专业,新专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行企校三方共同努力。创新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搭建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三方共同建设邮轮内装技术课程体系,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基于能力本位的新形态教材,对接岗位核心能力的金课程,旨在有效提高邮轮内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的邮轮制造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2025年04期 v.24;No.12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 “科教+产教”双融合高职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孙建军;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科教+产教”双驱动破解传统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的困境。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纺织服装等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研究对象,提出“双链对接、三阶递进、四维协同”的特色培养模式,打破传统教育、产业两端的屏障,促进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高职类院校高质量育人和全方位发展。

    2025年04期 v.24;No.123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 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杨少华;王靖;徐芳;

    教育部发布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确立包涵人才培养的六维监测体系。基于“校企政”协同育人框架,系统分析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与实践困境。通过实证研究探寻问题根源后,构建“四位一体”解决方案:强化政策导向联动机制,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教师动态培养机制,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平台。研究结果为化解产教融合深层矛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借鉴。

    2025年04期 v.24;No.123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 生成式AI辅助学术写作的促学效应与认知风险研究——基于活动理论的动态协同机制构建与实证调控

    张磊;

    基于活动理论框架,探究生成式AI工具(ChatGPT、Grammarly)在信息工程和机械工程专业学术英语写作中的双重效应。通过对160名学生的写作日志、访谈录音及过程录像进行三级编码分析(Cohen's Kappa=0.82),发现:(1)AI使文献处理效率提升40%(p<0.01),但28%样本因过度依赖出现逻辑连贯性下降,低能力组(IELTS≤6.0)的元认知监控失效显著;(2)行为模式呈现学科分化:筛选重构型在方法论创新性得分最高(Cohen's d=0.76),其核心特征为每千词实施3~5次AI建议批判评估;知识内化型能主动融合AI术语库与领域知识图谱,但高频使用AI(>5次/千词)导致学术元话语密度下降32%(Z=3.78,p<0.01);(3)构建学科导向的AI协同模型,确立人机分工阈值(如公式推导需≥70%人工参与),开发含工具层(语法修正)、策略层(结构优化)与元认知层(自我调节)的动态评估矩阵,并设计双循环伦理机制,通过语料过滤(偏差识别率92%)与过程溯源防控技术风险。研究为STEM学科AI辅助写作教育提供“效率-能力-伦理”协同发展的实证框架。

    2025年04期 v.24;No.123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项目导向型在地设计课程改革研究——以寒婆岭村规划设计实践为例

    尹文静;彭华容;余峰浩;

    针对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教学团队以景观设计实训课程为试点,结合寒婆岭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构建了“一体双链”教学模式。该模式将项目驱动与在地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能力生成链”与“教学支持链”协同机制。能力生成链包含“需求分析、现场勘察、方案策划、深化设计、成果展示”五个阶段,系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支持链通过内容设计、组织协同与动态评价保障任务推进。以方案策划阶段为例,通过分解典型任务建立“问题诊断-策略生成-方案表达”的能力路径。实践数据显示,学生策略逻辑性得分提升20.5%,设计适应性提高19.3%,部分成果直接应用于乡村建设,实现教学成果的社会转化。为职业院校开展真实项目课程改革提供了可推广框架,助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创新。

    2025年04期 v.24;No.123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基于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的高职院校电子电气员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李卡卡;张珂;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为满足特定领域或特定需求而设计的英语。通过梳理高等职业院校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中电子电气员英语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知识特点,并深入分析其课堂教学现状,归纳出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整理分析国内外专门用途英语(ESP)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与岗位需求,探索契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旨在提升电子电气员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025年04期 v.24;No.123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学生发展

  • 发展型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研究

    安骊瑗;

    发展型资助是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基于全国1500名受助学生的调查显示:发展型资助显著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且对女生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满意度普遍高于高年级,受助与未受助群体在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等六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距。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期跟踪管理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实现持续性的个人发展。

    2025年04期 v.24;No.123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朋辈心理工作室建设初探

    张炎;

    朋辈心理工作室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五育并举”视域下建设与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提升心理育人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探讨当前高职院校朋辈心理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五育并举的理念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旨在为高职院校朋辈心理工作室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24;No.123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甲醇动力船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探索

    华晓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的加剧,航运业减排压力陡增。甲醇动力船作为航运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甲醇动力船的研究现状,指出全球已有31艘甲醇动力船舶在运营,且新造船订单持续快速增长,其中2023年甲醇燃料动力船订单量约占总订单量的13%,与LNG燃料动力船呈现竞争态势。甲醇作为双燃料发动机的应用展现了显著优势,如改装简便、成本低廉、供应稳定等。然而,甲醇动力船仍存在发动机技术成熟度有待完善等问题,甲醇双燃料动力船成为短期内发展趋势。探讨了甲醇动力船的关键技术,包括船用甲醇发动机技术等,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甲醇动力船有望在内河、沿海及远洋航线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成为绿色航运的重要驱动力。

    2025年04期 v.24;No.123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 带半潜首的双体船兴波干扰研究

    魏成军;

    双体船作为一种常见的高性能船舶,它在航行过程中两个片体产生的兴波会相互叠加与干扰,从而可能降低整体的兴波阻力。所以双体船片体之间的兴波干扰问题一直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对某型带有半潜首双体船船模在静水中直线拖航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将理论计算获得的某型半潜首双体船模型总阻力进行成分分析,获得了不同航速、不同片体间距条件下兴波阻力的变化规律。对不同工况下的自由液面兴波云图和中纵剖面波形等进行了分析。而且对无兴波干扰的临界速度和无干扰的片体间距进行了必要的分析验证,为双体船片体间距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2025年04期 v.24;No.123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原油价格对于舟山港吞吐量的影响

    尤良涛;林贝贝;钱凯;张昕明;

    基于2020年12月至2025年1月的国际原油价格与舟山港运营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原油价格波动对港口吞吐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WTI原油期货价格每上涨1单位,舟山港货物吞吐量显著增加14.618单位(p<0.05),且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对其具有显著负向抑制效应(p<0.05),模型整体解释力达31.9%。研究提出建立油价预警系统、深化港口与期货市场协同套期保值、优化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等政策建议,为应对国际油价波动对港口运营及能源供应链的冲击提供量化决策支持。

    2025年04期 v.24;No.123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应用工程技术

  • 变频器驱动电机抖动成因与应对措施研究

    周恩思;

    电机抖动是变频驱动系统中影响运行稳定性与设备寿命的常见问题。在系统梳理控制参数参数设置、供电质量、机械结构等常规诱因及应对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两类在工程实践中易被忽视但影响显著的特殊成因。一方面,深入探讨了直流母线电容老化在高频运行状态下引发电压支撑能力下降,导致转矩扰动进而引起电机抖动的机理,分析了影响电容劣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处置和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对频率信号异常引发抖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电位器老化磨损问题,提出临时参数调整与部件更换的应急策略。为提升故障排查效率,构建了逐层递进的诊断流程。研究成果可为电机系统运维提供针对性的理论支撑与实用指导。

    2025年04期 v.24;No.123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 高层房屋建筑中铝合金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汪俊;

    铝合金模板强度高、耐腐蚀、拼装简便快捷等特点,同时铝合金模板的规格统一、平整度高,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准确度和精度,减少因施工误差而引起的问题,从而提升工程质量,为此研究铝合金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利用模板系统、支撑系统、附件系统以及紧固系统组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铝合金模板体系,从铝合金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铝合金模板拆除、铝合金模板验收四个角度,详细分析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铝合金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以增城区中新镇集丰村83103207A18079地块项目作为研究案例,经过案例研究证实该技术满足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检验标准。该技术能够高效控制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铝合金模板施工质量,可以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2025年04期 v.24;No.123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