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发展

  • 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麦智杰;

    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是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服务区域发展的的必然选择。但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仍然面临路径依赖、德技分离、社会偏见和升学进修的困境,与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仍有差距。通过廓清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结合新《职业教育法》与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推进和深化立德树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2023年02期 v.22;No.10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 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麦智杰;

    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是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服务区域发展的的必然选择。但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仍然面临路径依赖、德技分离、社会偏见和升学进修的困境,与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仍有差距。通过廓清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结合新《职业教育法》与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推进和深化立德树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2023年02期 v.22;No.10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校企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周芸;郭锐;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探讨了构建校企协同实践育人体系的意义,提出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重点分析了体系中“五业”融合的实施路径与方法,对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3年02期 v.22;No.10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校企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周芸;郭锐;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探讨了构建校企协同实践育人体系的意义,提出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重点分析了体系中“五业”融合的实施路径与方法,对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3年02期 v.22;No.10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 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重要价值及实施路径

    任莎莎;

    在高职院校实施“三全育人”,能够助力院校教育变革的开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当前环境下,高职院校实施“三全育人”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学生主体特征把握不深入、育人队伍建设的困境、校园文化及“三全育人”制度建设不完善等。为此,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全面了解学生主体的需求,提升育人针对性,并从优化育人队伍建设、紧抓校园文化建设及完善育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为“三全育人”的顺利开展提供正确方向、良好环境及有效保障。

    2023年02期 v.22;No.109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重要价值及实施路径

    任莎莎;

    在高职院校实施“三全育人”,能够助力院校教育变革的开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当前环境下,高职院校实施“三全育人”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学生主体特征把握不深入、育人队伍建设的困境、校园文化及“三全育人”制度建设不完善等。为此,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全面了解学生主体的需求,提升育人针对性,并从优化育人队伍建设、紧抓校园文化建设及完善育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为“三全育人”的顺利开展提供正确方向、良好环境及有效保障。

    2023年02期 v.22;No.109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陈长江;周兰;周飞;程洁;

    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目标任务。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引领“三教”改革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旨在为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2023年02期 v.22;No.109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陈长江;周兰;周飞;程洁;

    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目标任务。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引领“三教”改革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旨在为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2023年02期 v.22;No.109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 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白有林;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双师型”教师发展机制不健全,“双师”能力培养体制待完善,校企共育“双师”机制未形成,考评激励机制不科学等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引进聘用机制、培育机制、评价体系与激励措施5个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与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可为同类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部分借鉴。

    2023年02期 v.22;No.10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 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白有林;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双师型”教师发展机制不健全,“双师”能力培养体制待完善,校企共育“双师”机制未形成,考评激励机制不科学等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引进聘用机制、培育机制、评价体系与激励措施5个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与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可为同类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部分借鉴。

    2023年02期 v.22;No.10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专业与课程建设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铁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张辉;

    通过分析高职铁路专业群建设的现状、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构建高职铁路专业群“双元互动、双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优化高职铁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02期 v.22;No.10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铁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张辉;

    通过分析高职铁路专业群建设的现状、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构建高职铁路专业群“双元互动、双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优化高职铁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02期 v.22;No.10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莲;

    职业教育人才质量不适配问题日益凸显,技能人才供给从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本文通过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供需现状进行剖析,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会计技能人才供需平衡。借助产教融合的桥梁,对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进行路径分析,培养既有深厚会计专业知识储备又有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023年02期 v.22;No.109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莲;

    职业教育人才质量不适配问题日益凸显,技能人才供给从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本文通过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供需现状进行剖析,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会计技能人才供需平衡。借助产教融合的桥梁,对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进行路径分析,培养既有深厚会计专业知识储备又有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023年02期 v.22;No.109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路径探究

    易晓春;康明已;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工科专业课教师在课程中充分挖掘蕴含于科学知识背后的工程伦理意识、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等价值要素,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改进路径。

    2023年02期 v.22;No.10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路径探究

    易晓春;康明已;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工科专业课教师在课程中充分挖掘蕴含于科学知识背后的工程伦理意识、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等价值要素,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改进路径。

    2023年02期 v.22;No.10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 新时代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吴玉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汇贯通,构建“三全”育人协同体系,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应分析学生主体的学习偏好,审视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困境,加强顶层设计,在教师、课程、课堂三个方面构建多维路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3年02期 v.22;No.109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 新时代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吴玉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汇贯通,构建“三全”育人协同体系,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应分析学生主体的学习偏好,审视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困境,加强顶层设计,在教师、课程、课堂三个方面构建多维路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3年02期 v.22;No.109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 基于OBE-CDIO理念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林志敏;

    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借鉴OBE-CDIO理念开展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应用CDIO教学理念指导课程设计,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和操作实践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得到增强。

    2023年02期 v.22;No.109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 基于OBE-CDIO理念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林志敏;

    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借鉴OBE-CDIO理念开展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应用CDIO教学理念指导课程设计,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和操作实践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得到增强。

    2023年02期 v.22;No.109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三教改革

  • 胜任力视域下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培育研究

    汪润;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了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问题,指出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六要”素养。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符合思政课教师的属性规定,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也是思政课发展的关键所在。以胜任力特征理论为借鉴,培育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符合理论逻辑。思政课教师要明确动机,追寻高尚的政治信仰;省视自我,培养真挚的教学情怀;提升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丰富知识,培养广阔的知识视野;改善特质,培养严格的自律素养;定位角色,培育高尚的人格魅力。

    2023年02期 v.22;No.109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 胜任力视域下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培育研究

    汪润;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了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问题,指出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六要”素养。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符合思政课教师的属性规定,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也是思政课发展的关键所在。以胜任力特征理论为借鉴,培育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符合理论逻辑。思政课教师要明确动机,追寻高尚的政治信仰;省视自我,培养真挚的教学情怀;提升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丰富知识,培养广阔的知识视野;改善特质,培养严格的自律素养;定位角色,培育高尚的人格魅力。

    2023年02期 v.22;No.109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堂革命”的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

    刘卿卿;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堂革命”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的综合性革新,其主要革新内容在于实现变“适教课堂”为“适学课堂”、变“单向教习”为“双向互动”、变“静态覆盖”为“动态发展”、变“场所空间”为“信息空间”。此外,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堂革命”还具有高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三教”改革顺利实现的现实需求、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动力需求等内在价值。基于此,可通过建设“智能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合作化”的课堂教学氛围、打造“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构建“层次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四方面着手,推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向深层次、高质量发展迈进。

    2023年02期 v.22;No.10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堂革命”的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

    刘卿卿;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堂革命”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的综合性革新,其主要革新内容在于实现变“适教课堂”为“适学课堂”、变“单向教习”为“双向互动”、变“静态覆盖”为“动态发展”、变“场所空间”为“信息空间”。此外,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堂革命”还具有高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三教”改革顺利实现的现实需求、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动力需求等内在价值。基于此,可通过建设“智能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合作化”的课堂教学氛围、打造“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构建“层次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四方面着手,推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向深层次、高质量发展迈进。

    2023年02期 v.22;No.10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严莎;黄文英;

    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分析了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中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要提升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育认知,转变理念,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相融合,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监管机制,推动课程思政长效发展。

    2023年02期 v.22;No.10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严莎;黄文英;

    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分析了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中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要提升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育认知,转变理念,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相融合,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监管机制,推动课程思政长效发展。

    2023年02期 v.22;No.10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作用的研究

    王旭;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进入职场是一种实战演练,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认识、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创业能力。为了进一步发挥其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作用,高校应加大社会实践宣传,创新社会实践内容,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健全社会实践体制。

    2023年02期 v.22;No.10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作用的研究

    王旭;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进入职场是一种实战演练,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认识、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创业能力。为了进一步发挥其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作用,高校应加大社会实践宣传,创新社会实践内容,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健全社会实践体制。

    2023年02期 v.22;No.10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船员情景意识测量方法研究分析

    葛岩;杜冬冬;

    情景意识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以Endsley情景意识模型为基础,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分层结构模式建立情景意识理论模型。依托船员培训,采用低事件任务主观情景意识(Low-Event Task Subjective Situation Awareness,LETSSA)测量方法,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与研究验证LETSSA是否适用于测量船员的情景意识,为船员建立或改善情景意识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22;No.109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 船员情景意识测量方法研究分析

    葛岩;杜冬冬;

    情景意识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以Endsley情景意识模型为基础,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分层结构模式建立情景意识理论模型。依托船员培训,采用低事件任务主观情景意识(Low-Event Task Subjective Situation Awareness,LETSSA)测量方法,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与研究验证LETSSA是否适用于测量船员的情景意识,为船员建立或改善情景意识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22;No.109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 基于4C/ID模型与慕课引导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集装箱配载”模块为例

    张戴晖;王文新;景乾峰;宫国宝;于家根;

    通过运用4C/ID模型并结合慕课教学创建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模块化的任务目标引入整体的学习任务中,解决了当前船舶原理与货运课程中存在的学习内容碎片化、学生动手能力弱、学生学习态度被动等问题。以“集装箱配载”模块为例,基于4C/ID模型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3年02期 v.22;No.109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 基于4C/ID模型与慕课引导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集装箱配载”模块为例

    张戴晖;王文新;景乾峰;宫国宝;于家根;

    通过运用4C/ID模型并结合慕课教学创建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模块化的任务目标引入整体的学习任务中,解决了当前船舶原理与货运课程中存在的学习内容碎片化、学生动手能力弱、学生学习态度被动等问题。以“集装箱配载”模块为例,基于4C/ID模型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3年02期 v.22;No.109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

    刘嘉琪;

    围绕涉海高等院校育人目标和航海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航海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将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提出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分为课前线上驱动阶段、课中线上线下促成阶段、课后线上测评阶段。在分析其可行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具体实施方式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3年02期 v.22;No.109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

    刘嘉琪;

    围绕涉海高等院校育人目标和航海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航海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将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提出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分为课前线上驱动阶段、课中线上线下促成阶段、课后线上测评阶段。在分析其可行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具体实施方式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3年02期 v.22;No.109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 基于诊断与改进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汪行;陈新梅;李舒燕;

    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对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至关重要。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以聚焦高效课堂,构建基于诊断与改进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在专业群课程中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科学规范的动态评价模式可作为其他课程改革的范式进行推广,具有借鉴价值。

    2023年02期 v.22;No.10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 基于诊断与改进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汪行;陈新梅;李舒燕;

    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对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至关重要。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以聚焦高效课堂,构建基于诊断与改进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在专业群课程中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科学规范的动态评价模式可作为其他课程改革的范式进行推广,具有借鉴价值。

    2023年02期 v.22;No.10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应用工程技术

  • 夏云一号隧底溶洞处理技术研究

    吴智新;

    乌当(羊昌)至长顺高速公路项目夏云一号隧道进口右洞施工至K102+558时揭示出隧底溶洞,通过对岩溶管道的探测,发现管道发育方向与隧道近乎于平行,溶腔底部有流水通过,影响掌子面开挖,危及施工安全,为有效加固溶腔段落隧道结构稳定,保证隧道安全、稳定施工,结合溶洞测量成果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采取溶腔部分以钢管桩支顶加固、溶蚀裂隙发育段落采用钢护管注浆加固,保持原水流通道畅通的原则,对该岩溶管道进行处理,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进行效果检验。采取上述处理方案后,隧道结构稳定,满足了开挖要求,对类似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2023年02期 v.22;No.10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 夏云一号隧底溶洞处理技术研究

    吴智新;

    乌当(羊昌)至长顺高速公路项目夏云一号隧道进口右洞施工至K102+558时揭示出隧底溶洞,通过对岩溶管道的探测,发现管道发育方向与隧道近乎于平行,溶腔底部有流水通过,影响掌子面开挖,危及施工安全,为有效加固溶腔段落隧道结构稳定,保证隧道安全、稳定施工,结合溶洞测量成果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采取溶腔部分以钢管桩支顶加固、溶蚀裂隙发育段落采用钢护管注浆加固,保持原水流通道畅通的原则,对该岩溶管道进行处理,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进行效果检验。采取上述处理方案后,隧道结构稳定,满足了开挖要求,对类似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2023年02期 v.22;No.10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 保温隔热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外墙中的应用

    张茗涵;

    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定居城市的人口数量激增,城市对高层住宅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高层住宅建筑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外墙保温和隔热与住宅整体保温隔热效果直接相关,对高层住宅十分重要。当前,中国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提升。对此,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类别和施工要点,选择科学的保温隔热技术,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的舒适性,推动高层住宅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和技术迅速发展。

    2023年02期 v.22;No.109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保温隔热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外墙中的应用

    张茗涵;

    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定居城市的人口数量激增,城市对高层住宅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高层住宅建筑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外墙保温和隔热与住宅整体保温隔热效果直接相关,对高层住宅十分重要。当前,中国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提升。对此,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类别和施工要点,选择科学的保温隔热技术,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的舒适性,推动高层住宅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和技术迅速发展。

    2023年02期 v.22;No.109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