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若洪;覃延鑫;
新质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源。在对新质生产力概念、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概括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审视当下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高职育人理念仍以标准化技能为先,教师团队综合性育人素养有待提升,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现状不及预期等。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树立“新职教观”,革新高职育人观念;提高“综合素养”,培育新质师资队伍;深化“产学研用”,积极孕育新质人才。
2024年03期 v.23;No.116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 马诗睿;
技术形态的演变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源。新质生产力要求发展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也给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即培养软技术、创造力、高端通识能力等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内核与新质生产力本质要求高度契合。通过分析工匠精神的当代内涵和培育困境,剖析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人本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思考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进路。
2024年03期 v.23;No.11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 陈铁友;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引擎,其核心内涵表现为创新、提质和融合。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必然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向赋能的逻辑耦合在于新质生产力驱动职业教育改革升级;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为推动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职业院校层面提出实践路径:把好“新质”方向盘,树立新质职教新观念;打好“新质”组合拳,打造新质职教新布局;种好“新质”责任田,培育新质职教新生态。
2024年03期 v.23;No.116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 余景波;朱少慧;赵深;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思想。高职院校践行教育家精神,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然而,当前高职院校践行教育家精神主要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问题,制约高职院校践行教育家精神目标达成。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营造教育教学文化环境,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建立教育家成长机制,引导教师做教育家型教师;科学开展教师教育培训,助力教育家成长;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态势等行动路径践行教育家精神。
2024年03期 v.23;No.116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 杨月榕;陈浪城;林文慧;周文健;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系统性地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实现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从赋权、赋能、赋智等方面探讨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蕴,同时立足梅州市径南镇径心中学探索乡村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探索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优化路径。
2024年03期 v.23;No.116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 郭彦朋;高明雪;
扎实开展劳动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劳动教育是其人才培养的鲜明底色。针对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出现的内容简单化、实践单一化、实施形式化等问题和一些青年学生中存在的不会劳动、不愿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提出了革新劳动认知、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支撑保障、加强劳动教育评价、营造劳动文化氛围等措施,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传承劳动精神,构建劳动教育新格局,引领社会新风尚。
2024年03期 v.23;No.116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