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3期
协同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标准研究——基于“三层次-四维度”整合模型
张辉;袁秋菊;程洁;以协同论为理论框架,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三层次-四维度”整合模型,通过解析宏观政策生态、中观校企协作、微观团队运行的三层次纵向协同机制,结合目标、资源、制度、文化四维度的横向协同网络,提出系统性建设标准。研究结果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科学化、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框架,对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蒋永业;韩鹏;当前的旅游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充分满足生产力发展的新需求,尤其在跨学科领域及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旅游企业与学校双方的合作进程中,缺乏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学校通过组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围绕旅游产业链和产业技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为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可促进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知识图谱与AI教育背景下不同专业海事人才培养的研究——以AI课程船舶静力学为例
张戴晖;王文新;景乾峰;宫国宝;于家根;刘奡;在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教育背景下,以AI课程船舶静力学为例,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根据每位学生的培养方案、专业特色、学习基础和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和内容。并通过AI技术赋能构建适用于不同专业的知识图谱,授课内容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海事人才的培养需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在不同专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理念。
高职数学课程设置与企业技能需求的对接研究
杨雄;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通过对高职数学教育现状和企业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设置如何更好地与企业的技能需求对接,并且揭示当前高职数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高职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改革过程,且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数学课程内容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异,从而建议通过创新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手段及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以及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等方式,促进高职数学课程与企业技能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研究为深化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为高职院校的其他理工科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AI引擎助力下高职数学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梁勇锋;AI引擎助力高职数学课程数字化教学具有特殊性和创新性,对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影响深远。在AI引擎助力下,高职数学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既是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形成了“资源准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巩固-评价反馈”为一体的数字化教学改革路径,并取得教学模式创新、教师能力提升、学生主体性增强、评价体系重构等诸多实践成效,为高职数学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产教融合视域下智能机舱“虚实结合”项目开发与实践
张选军;柳继文;高亚坤;基于产教融合的智能机舱实训基地实训项目开发的需要,分析智能船舶发展趋势和产教融合背景,通过结合《使用气体或其它低闪点燃料船舶国际安全规则》的要求和智能机舱技术的发展,针对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船员基本培训和高级培训,重点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开发框架,着重设计了包含使用气体或低闪点燃料船舶培训等实训项目,并探索了实训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旨在提高船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促进校企合作,推进智能绿色航运人才的培养。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为中心”的AI双师课堂构建——以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为例
张伊伊;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AI的有效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以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为例,从基本要求、设计原则以及实施路径三个核心维度,详细地阐述了构建以“学为中心”的AI双师课堂的具体实践策略与操作方法。AI双师课堂充分考虑了AI教师与人类教师各自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个性化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但也面临存在安全隐患、制度指导文件缺乏以及学生知识过载和注意力涣散等挑战。
“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为例
卢柏蓉;廉红珍;赫晓芬;郭肇;在智慧交通形势下,经济社会对智慧城轨高质量服务的迫切需求不断提升,用人单位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为例,主动匹配用人企业的需求,从“岗、课、赛、证”四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构建,采用“情境任务、三堂联动,伸历期境”教学策略,“标准参照+增值提升”组合评价方式,提升智慧城轨背景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形成课改新做法。通过实践表明,该课改做法能有效提升学生行车综合素质。
风浪联合作用半潜浮式风机拖航动力及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付升雷;李元芳;贾尚儒;陈静;通过水池模型试验,研究了风浪联合作用下三立柱半潜浮式风机的拖航动力及运动特性。研究发现,在较低拖航速度下(5kn),温和波浪(有义波高Hs=2m,谱峰周期Tp=6.5s,谱峰因子γ=1.0)环境下拖航阻力增加幅度有限,增加比例不超过15.0%。同时对比研究发现采用风机主立柱在前的拖曳方案可显著降低拖航阻力并提高稳定性。此外,拖航速度对阻力的影响显著,建议在实际拖航中合理选择拖航速度,为半潜浮式风机的海上拖航作业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和技术支持。
船艇编队运动中的通联与协同问题探析
寿欣悦;寇增钰;当多艘船艇在水上航行,共同执行某任务时,需要组成船艇编队。对编队航行通联、指挥协同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综合运用新质生产力及信息化手段提升编队通指能力,对症下药,破立并举,将技术革新服务于编队模式优化,为编队运动提供有效保障。